2019年,汉中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见证了无数温暖人心的故事。在这些故事中,我们看到了汉中人民的坚韧与善良,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。以下是其中几个令人动容的故事。
一、杨晓清: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
41岁的杨晓清,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、援陕医疗队第十批队长。2019年5月底,她来到南郑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第一天,就率队进行大查房,摸底在院病人情况,并配合科主任制定了科室发展规划。
在南郑区碑坝镇,杨晓清到贫困户家里,为老年病患做检查。午饭后,她回到办公室,匆忙吃完一碗凉透的素面,便投入到第二台手术中。这台手术至关重要,是她首次在该院开展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。手术难度非常大,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手术完成时,已近晚上7点,而这天正是她的生日。
杨晓清深知,做几例高质量的示范手术不难,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培养出一支‘带不走的医疗队’。她不仅每天全程带教、每周一次妇产科专题培训,还面向全院医生开展了《青年医师科研思维的建立与培养》课程。完成院内的工作后,她和南郑区健康扶贫团队一起翻山越岭、进村入户,为镇村妇女做妇科病筛查和慢性病用药指导,还去学校作科普讲座。
二、《六姊妹》:记忆中的汉中与月亮牌方便面的情感交织
央视热播剧《六姊妹》不仅拉回了观众对汉中的一段情怀,更唤起了那颗曾与‘月亮牌’方便面紧密相连的心。作为汉中本土品牌的‘月亮牌’方便面,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成了无数80、90后童年记忆的一部分,既是味道的承载者,也是身份的象征。
故事围绕着六位姐妹的成长与奋斗,带领观众回到那个快速变化的年代。剧中,每当出现那闪烁的‘月亮牌’方便面,它仿佛成了人物共同的心灵锚,让不同经历的角色在困境与挑战中找到了一丝慰藉。
三、家教春风拂汉中
2025年3月22-23日,百人千场“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”全国公益巡讲活动的第38场在汉中站圆满落幕。这场活动犹如一场春风,为汉中的大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。
活动背后,是熊建华主席数月来的精心筹划和辛勤付出。从最初的构思到详细的策划,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智慧和心血。为了邀请到最合适的嘉宾,他四处联络,不辞辛劳。活动场地的选择与布置,更是他亲力亲为的重点。宣传工作也是筹备的关键一环,熊建华主席精心组织策划宣传方案。
四、异乡人的汉中记忆:跨越二十余年的山水情缘
汉中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耳朵里,大约在2003年,我刚上小学。那时妈妈读师范时的同学,在汉中工作多年的惠阿姨回到关中和故友们相聚。惠阿姨的形象也是我对汉中的第一印象,在我心里,汉中如她一样,是清秀的、优雅的。
之后我们每年都能收到惠阿姨寄来的汉中特产,有她自己晒的腊肉、也有特意买来的核桃馍。妈妈会用烤箱把核桃馍浅浅烘烤一下,核桃的油香、馍的醇香,交织缠绕,作为早餐搭配着米粥吃,别有一番风味。
五、《忠犬八公》:温情上映,暖愈人心
感动全球数亿人的故事3月31日即将上映,来汉中电影院感受狗狗与人的双向陪伴吧。影片改编自新藤兼人原著剧本《公物語》,是一个感动全球数亿人的经典故事。
影片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陈敬修在外出考察的路上遇见一只小狗,心生怜爱将它偷偷带回了家。在日常的相处和陪伴之下,小狗逐渐被这个家所接纳,还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名字——八筒。一家五口在嬉笑怒骂声中彼此陪伴守候,有笑有泪的治愈故事即将在这个春天上演。
2019年,汉中发生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。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汉中人民的善良与坚韧,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。让我们铭记这些感动,传递温暖,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