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历,作为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不仅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,更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。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病历的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。本文将从病历的消毒、管理、信息化等方面,探讨一纸病历背后的感染防控之道。
一、病历消毒: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
在疫情期间,病历作为特殊医疗文书档案,容易黏附着各种致病菌、病毒和微生物,存在传播疾病的隐患。因此,做好病历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。
1. 纸质病历消毒
为了做好纸质病历归档前的消毒,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- 病案消毒柜:利用智能恒温系统,对置入的病历进行高温消毒(时间30分钟,温度60℃),既避免了疾病传播,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纸质病历的寿命。
- 紫外线消毒:对新购进的紫外线灯管进行抽检,对全院各临床科室、医技科室、门诊等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,确保消毒效果。
2. 一次性病历袋
使用一次性病历袋,可以减少病历在传递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。
二、病历管理:规范操作,确保信息准确
病历管理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,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病历管理水平:
1. 标识与分类
对隔离病区病历进行标识,单独存放,确保不会与其他病历混淆。
2. 专人负责
安排专人负责接收隔离病区相关病历,确保病历管理的规范性和连续性。
3. 档案化管理
对病历进行档案化管理,便于查询和追溯。
三、病历信息化:提高效率,降低感染风险
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,病历信息化在感染防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1. 电子病历系统
电子病历系统可以自动采集患者基本信息,利用网络系统进行医院感染信息追踪与分析,提高工作效率。
2. 院感病例上报
医师可以直接在电子病历系统中上报院感病例,减少医师工作量,提高上报率。
3. 多重耐药菌监测
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,及时监测多重耐药菌,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。
四、总结
一纸病历,背后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。通过加强病历消毒、规范管理、信息化建设等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,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。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我们更要高度重视病历管理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