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婆婆,这位居住在西院的长者,她的名字在十里八村都如雷贯耳。她的一生,就像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抒情散文,每一页都记载着邻里间深厚的情感和相互扶持的故事。
一、烙饼的香气:儿时的记忆
孟婆婆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,尤其是她烙的发面饼,那金黄色的饼皮,中间鼓起,外焦里嫩,香气四溢。在那个粗粮为主的时代,白面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。每当孟婆婆烙饼时,那从大铁锅里散发出的麦香,总能引得孩子们垂涎欲滴。
“那时候,我总是渴望能得到一个金灿灿的饼。”一位曾与孟婆婆的孩子菊花一起长大的老人回忆道,“孟婆婆看穿了我的心思,总是挑在铁锅最中央的底部的那个,因为油会最多,然后左右手来回掂量着,不时地用嘴吹着风,让热气慢慢散去,等到不烫手了再递给我。每每这个时候,心里就会生出无限感激和美好的词语。”
二、碎花棉袄:少女的梦想
除了烙饼,孟婆婆做的碎花棉袄也是村里的佳话。她的针线活巧夺天工,每一件棉袄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。这些棉袄不仅是农村女孩子的梦想,更是她们出嫁、上学的必备之物。
“记得那年我要去离家10公里外的人民公社读中学了,妈给我和姐姐卖了10几尺花布,颜色是白底蓝花。”一位曾接受孟婆婆帮助的老人回忆道,“妈知道自己的活不好,但又不好意思求孟婆婆,因为求孟婆婆的人实在太多。第一天是让我捡了10个鸡蛋送给婆婆,第二天她又让我帮她洗衣服。”
三、棉布鞋:温暖的脚步
孟婆婆的棉布鞋也是村里一绝,几乎温暖了全村人的脚。那些鞋底厚实,鞋面精致,穿着舒适,无论寒暑,都能为村民带来温暖。
“我小时候穿的就是孟婆婆做的棉布鞋,那双鞋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。”一位村民回忆道,“现在想起那些日子,心里总是充满了感激。”
四、邻里情谊:孟婆婆的 legacy
孟婆婆不仅手艺高超,更有一颗善良的心。她总是乐于助人,无论是谁有困难,她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。
“孟婆婆去世后,村里的每个人都很难过。”一位邻居回忆道,“她不仅仅是一个手艺人,更是我们村的精神象征。她的离去,让我们的村子失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。”
孟婆婆的温情岁月,就像一部充满邻里情感和互助精神的抒情散文,她的故事,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