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王亚南,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、教育家,他的名字与厦门大学紧密相连,他的故事如同一段跨越时光的情感传奇。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王亚南的世界,探寻他的人生轨迹,感受他丰富的情感世界。
童年与求学之路
王亚南1901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贫寒的家庭。从小就对知识充满渴望,他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性。在小学时期,他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,每天读书到深夜。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,他在中学时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,成为三脚床。每天读到深夜,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,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,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,便立刻下床,伏案夜读。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,为他后来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。
学术成就与教育实践
王亚南的学术成就举世瞩目,他曾任厦门大学校长,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、常委。他的学术活动和教育实践都与人才培养紧密相连。作为新中国厦大的第一任校长,他对人才培养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的观点,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观。
王亚南认为,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,包含多方面的综合素质;高等学校必须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。基于对经济形态和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,他认为,为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,建立新的民主政治,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。他十分重视青年创造能力的培养,要求青年由特定专业部门的基本训练到独立思想工作,再达到创造性的发挥和发现。
读书生活与人格魅力
王亚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,更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人。他喜欢阅读历史、文学等各类书籍,尤其喜欢具有时代感、历史感的作品。他喜欢的书籍,一是具有时代感、历史感的;二是能够触动人的思想灵魂的;三是有鲜明人物性格的;四是高格调的。他还透露,王亚南教授喜欢看罗曼·罗兰、涅克拉索夫、鲁迅等人的作品,喜欢古诗,也喜欢看《红楼梦》,并讲述了王亚南教授自学德语、法语、日语的故事。
王亚南的人格魅力也令人敬佩。他为人善良、宽厚,做到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虽然他脾气有些急躁,但没有私人的恩怨,只是针对工作上的问题。
传承与影响
王亚南的精神和思想,在他的后代和学生们中得到传承。他的儿子王洛林教授,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顾问,曾担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。在讲座中,王洛林教授用王教授来称呼自己的父亲,他从切身体会出发,讲述了自己眼里的王亚南教授。
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是厦门大学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、深化教学科研体系改革、促进学科建设国际化的一个试验田,也是厦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、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的一个样板。亚南院今天已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成为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之一。
结语
王亚南的一生,是一部跨越时光的情感传奇。他的勤奋刻苦、学术成就、人格魅力和传承精神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追求卓越,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