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五夜望月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诗中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佳节之夜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。以下是该诗的全文: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 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
以下是对这首诗中思乡情韵的详细解析:
一、中庭地白树栖鸦
“中庭地白”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,月光洒满了庭院,地面一片洁白。这里的“白”既指月光的明亮,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。而“树栖鸦”则是在夜色中栖息的乌鸦,它的叫声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。
主题句:首句以月光、树鸦和地面白为意象,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,为诗中思乡情感埋下伏笔。
二、冷露无声湿桂花
“冷露无声”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清冷。露水的存在,使得桂花湿润,而桂花的香气又与中秋节的气氛相契合。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。
主题句:次句通过冷露、桂花等自然元素,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怀旧氛围,加深了诗中思乡情感的层次。
三、今夜月明人尽望
“今夜月明”点明了时间背景,中秋之夜,明月高悬。诗人以此为契机,引出了全诗的核心——“人尽望”。这里的“人”既指远在他乡的游子,也指家中盼望着游子归来的亲人。
主题句:第三句通过中秋明月这一传统意象,将游子与家人的思念之情联系起来,形成了思乡情感的主线。
四、不知秋思落谁家
诗的结尾,诗人以“不知秋思落谁家”收束全诗。这里的“秋思”既指对家乡的思念,也指对亲人的思念。诗人通过设问,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之情。
主题句:末句以设问的方式,强化了诗中思乡情感的无尽与深沉。
总结
《十五夜望月》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自然景象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。诗中以月光、树鸦、桂花等自然元素为载体,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怀旧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。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情的语言,成为了中秋佳节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不朽佳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