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青年报,作为一份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报纸,长期致力于传播正能量,报道那些温暖心灵的感人故事。以下是一些近期报道的感人故事,它们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社会的温暖。
拾金不昧的何孟叶
2025年2月26日,《河北青年报》报道了河北体育学院学生何孟叶拾金不昧的事迹。寒假期间,何孟叶在小区捡到一个装有7万元现金的公文包,她原地等待半小时,最终找到失主并将公文包归还。何孟叶的善举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,彰显了当代青年的高尚品德。
青年灯塔:赵萍的故事
河北青年报的“青年灯塔”栏目报道了保定莲池区法院百楼法庭庭长赵萍的故事。赵萍是一位柔弱的女子,也是一位坚毅的法官。她以共情化解戾气,用调解率证明正义往往扎根在基层。赵萍的故事激励着青年人追求正义,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。
24年,15个年轻人,大风都刮不走他们
河北青年报与人民日报联合制作的原创稿件《24年,15个年轻人,大风都刮不走他们》入选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。报道讲述了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到新疆且末县当老师的故事,他们默默耕耘,为当地带来改变,实现了人生价值。
《少年游》作者孟昭旺讲述温暖的父爱故事
河北青年报报道了青年作家孟昭旺在沧州书城举办的《少年游》读书分享会。孟昭旺以家乡为背景,通过少年的视角描绘了乡村故人和乡间轶事,展现了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。
河北农大毕业生资助病逝同学双亲
河北青年报报道了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坚持15年默默资助病逝同学双亲的故事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展现了真善美、无私的爱心以及敢于负责的社会担当。
捐献眼角膜的陈雨
河北青年报报道了陈雨签字捐献眼角膜的故事。陈雨在床上躺了五年,他希望通过捐献眼角膜帮助他人,实现自己的愿望。
“泉城好人”名单发布
河北青年报报道了最新“泉城好人”名单,上榜的“泉城好人”中,有乡村教师、防诈专家、无偿献血者等,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厚朴善美、勤奋自强的邢台城市精神。
《一诺千金》观后感
河北青年报报道了电影《一诺千金》的观后感。电影取材于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毕业生15年倾情照顾已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故事,展现了人性的美丽和崇高。
石家庄:救护车遇早高峰,数十辆车自觉让行
河北青年报报道了石家庄市体育大街北二环附近高架桥上的一幕:一辆救护车遇早高峰,数十辆车纷纷自觉45度让行,为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。这一感人场景展现了石家庄市民的爱心和社会的温暖。
这些感人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社会的温暖,让我们相信,只要我们心怀善意,社会将充满阳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