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诗·望岳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这首诗通过对泰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、立志攀登高峰的壮志豪情。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。
一、诗歌背景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唐代著名诗人,与李白并称为“李杜”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,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。
《古诗·望岳》是杜甫在青年时期创作的,当时他游历到泰山脚下,被泰山的雄伟景象所震撼,于是创作了这首诗。
二、诗歌内容解读
1. 描绘泰山景象
首句“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”描绘了泰山的整体景象。岱宗,即泰山,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,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。齐鲁,指山东地区,青未了,形容泰山连绵起伏,郁郁葱葱,给人以壮丽之感。
2. 赞美泰山的雄伟壮观
次句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”赞美了泰山的神奇和壮丽。造化,指自然界,钟神秀,形容泰山景色美丽如画。阴阳割昏晓,描绘了泰山日出和日落的景象,表现出泰山的神奇和壮丽。
3. 表达诗人壮志豪情
第三句“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”表达了诗人面对泰山壮丽景象时的激动心情。荡胸生层云,形容诗人内心澎湃,如云层般翻涌。决眦入归鸟,形容诗人目光如炬,洞察万物。
4. 立志攀登高峰
最后一句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泰山高峰的壮志豪情。会当,表示决心,凌绝顶,指攀登泰山之巅。一览众山小,比喻诗人志向高远,不畏艰难险阻。
三、诗歌意义
《古诗·望岳》通过对泰山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立志攀登高峰、追求卓越的壮志豪情。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,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。
四、诗歌影响
《古诗·望岳》自问世以来,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誉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象,还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追求。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,勇攀人生高峰,追求卓越。
总之,《古诗·望岳》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的诗歌,它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,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,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