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世是谁埋了你
从前有个书生,他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。然而,到了那一天,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。书生受此打击,一病不起。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,眼看奄奄一息。这时,路过一游方僧人,得知情况,决定点化他。僧人到他床前,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。
书生看到茫茫大海,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。路过一人,看一眼,摇摇头,走了;又路过一人,将衣服脱下,给女尸盖上,走了;再路过一人,过去,挖个坑,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掩埋了。疑惑间,画面切换。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。洞房花烛,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。
书生不明所以。僧人解释道: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?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。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,曾给过她一件衣服。她今生和你相恋,只为还你一个情。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,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,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。书生大悟,唰地从床上做起,病愈。
蛛儿与芝草
从前,有一座圆音寺,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,香火很旺。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,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,蜘蛛便有了佛性。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,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。
忽然有一天,佛主光临了圆音寺,看见这里香火甚旺,十分高兴。离开寺庙的时候,不经意间抬头,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。佛主停下来,问这只蜘蛛: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,我来问你个问题,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,有什么真知灼见。
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,连忙答应了。佛主问到: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?蜘蛛想了想,回答到:世间最珍贵的是‘得不到’和‘已失去’。” 佛主点了点头。
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色身
佛陀时代,有两人为莫逆之交,视对方为良师益友,以“知识”互称。后来,其中一人因故犯罪被迫逃亡,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向他的好友求救,没想到对方不但不愿开门,反而问:“你是什么人?”犯人说:“我是你的知识,因为犯了罪,特来向你求助。”对方回答:“平时我们形同至亲,但危难时应当各自负责,不要影响、拖累对方。”
由是此人大为不悦,心想:“平常吃饭、玩乐、出入行来都与我不相舍离,临难时却弃我不顾,这哪是我的良师益友。”想想便往深山行去。途中,犯人遇到一位善知识,此人了解状况后,竟然带他到家里避难。善知识说:“你我虽不相识,但我仍应送你到安全的地方。”于是就带着珍宝,亲自驾车送他到别的国家。
该国国王及长者们听闻此事,亦为他安置田宅、供给财宝,令他享福至命终。佛陀知道此事后,就以此譬喻,教导弟子:“罪犯好比人心,他的这位莫逆之交则如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的色身,而途中帮忙他的善知识则是三皈、五戒。”
小沙弥守戒自杀
久远之前,有一位笃信佛教的长者。他有一位独子,正当及冠之年,长者诚心信佛,所以就将独子送入佛门,期待他求得高深佛法,得脱轮回之苦。
长者居住的国家里,有一位深悉佛法、德行高超、持戒极深的大和尚声名远播。于是长者领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去见大和尚,请求收其子为徒。老和尚见这个少年诚实憨厚,内聪外慧,根基很好,是能净修持戒、领会佛教真义和弘扬佛法的好根苗,于是欣然答应收其为徒,并亲自给他剃度,给他讲授佛法和戒律。
自此以后,长者的儿子就进入佛门成为沙弥。这位小沙弥在老和尚悉心教诲下,进步得很快,尤其在修持戒律方面,造诣很深,能摒弃七情六欲、不动尘心。
老和尚和小沙弥的生活,靠本城一位亲善居士供养,每日居士都会派人定时供送饭食,积年累月从不间断。
这一天,居士的一个挚友来访,恰好居士不在家。小沙弥热情地招待他,端上了自己仅有的食物。这位挚友是个贪婪的人,看到小沙弥的食物很少,心生贪念,竟将一整袋的米饭都拿走了。
小沙弥发现后,心如刀割,认为自己守戒不严,对不起师父和佛法,于是选择了自杀。老和尚得知此事后,痛心疾首,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,于是离开佛门,四处游历,以忏悔自己的过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