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春兰,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,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。其花型漂亮、姿态优雅,幽香清远,被誉为“花中君子”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揭秘春兰背后的动人故事,探寻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春兰的历史渊源
古兰之争
关于兰花的历史起源问题,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。一种观点认为,古兰就是当今所说的兰花。我国有关兰花的历史记载,最早可见于《诗经》中记载的“鹝”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。春秋时期,孔子在赏兰时曾发出“芝兰生幽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,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改节”的感慨。
另一种观点认为,古代的兰花并非真正的兰花。唐朝中期以前提到的“兰蕙”不是指兰科植物,当时所称的“兰”在汉代已有诠释,认为是指菊科佩兰一类的香草。在南北朝至唐时,古人虽留下了大量咏兰、颂兰的诗赋,但这些“兰”是指可用来熏蒸、杀虫、沐浴、辟邪的唇形花科、菊科等。
兰花文化
兰花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被赋以极高地位,被称“花中君子”。其素淡、雅致、清幽、洁净的风格与忠贞、廉洁、质朴、坚韧的情操的完美结合。南宋《兰谱》云:“竹有节而啬花,梅有花而啬叶,松有叶而啬香,然兰独并而有之。”松、竹、梅、兰称寒岁寒四友,唯兰兼有花、叶、香。因为兰,好文、良友都沾上了“兰章”、“兰客”的雅号。
春兰的品种与特点
春兰品种
我国春兰品种繁多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- 梅瓣类:花瓣呈梅花状,如宋梅、集圆等。
- 水仙瓣类:花瓣呈水仙花状,如绿云、翠盖等。
- 荷瓣类:花瓣呈荷花状,如大富贵、翠盖等。
- 蝶瓣类:花瓣呈蝴蝶状,如红双喜等。
春兰特点
- 花型优美:春兰花型多样,形态各异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。
- 香气浓郁:春兰花香清远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香”。
- 生命力强:春兰适应性强,易于栽培。
春兰的动人故事
西神梅
西神梅,春兰传统名品。相传,一丛兰花随木柴被卖到无锡城西一家刻字店里,店主无意中发现这丛兰花,便在墙角找个开裂的紫砂锅如种葱那样随手一种便完了事。大约过了半个月时光,兰花开了。一天有位无锡艺兰名家荣文卿先生路过刻字店,顿时闻到一股兰香,就进店来看。荣文卿看到兰株里有几片叶子已开始黄枯,有几片叶子已干涸失水,像一个危重的病人,心中分外惋惜。为了挽救这棵垂危的兰花,荣先生出20两黄金决意将它买下。
经过荣文卿精心栽培,这兰草竟在购得后的第一年即民国元年(1912)春天复了花,当她在无锡兰花雅集里一露芳颜时,即刻轰动全城兰友,大家赞美这是棵神形兼备的好花,花莛高高,鹤立鸡群,真似淑女倚身栏杆、翘首眺望着归人,荣文卿则以无锡城的古名冠之为“西神梅”。
集圆
集圆,又称十圆、老十圆。清光绪年(公元1850年),一云游高僧掘得;到清咸丰二年(公元1852年),浙江余姚张圣林选育。携带至许霁楼先生处命名十圆”而得名。后杭州高骏甫先生亦出同形梅瓣物,称为集圆”。集圆被称为春兰中四大名花之一(宋梅、集圆、龙字、汪字)。
结语
春兰,这一古典名花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。通过揭秘春兰背后的动人故事,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春兰不仅是花中的瑰宝,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春兰文化,让这一高雅花卉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